Monthly Archives: June 2007

重复·快乐

       今天傍晚,我的nick name是这样写的, “快乐就像藏在CD里的音乐,得不断的不断的重复播放,才不会中断……没有播放出来的快乐,即使在身边,也不是你的……”   快乐,能重复吗?          友人说怎么看似有点怪怪的,我说,有吗?仔细想,有的。这只是浓缩后的心情遗迹。           今天,带了两个朋友一起去校外靠近的小贩中心吃饭。三人行之中,只有我还记得路线。我又重复着似曾相似的动作,带着友人认识新的路线。这个地方,只来过几次,每次留下的感觉都很美好,况且还是一个除学校之外唯一懂得怎么用步行就能抵达的地方。       依旧,点了一碗最爱的laksa,味道依旧没差。然后,去买了一堆喜爱的小零食和面包。虽然还是很饱,却还是想一尝那个记忆中有幸福味道的冰淇淋后,才甘愿回学校。这些快乐的回忆,都是之前留下的,留在了脑子里的抽屉。       不知不觉中这些看似无意的行为却意外的一模一样复制出来。吃着冰淇淋时,想起友人说的话,简单的幸福其实捶手可得。想走回一条只走过一次的路线时,想起与学长谈天的情景。这个时代,好像什么都能复制。可是,复制出来的却不是从前那个样子。有些东西,还是无法复制出来的吧……        快乐,能复制吗?重复的快乐,依旧那么快乐吗?      好像,没有。虽然快乐存在,只是成分减少了。就像上经济学时的递减原理一样。记得例子是当你重复吃着相同的并且数量倍增上升的冰淇淋时,得到的平均利益却越来越少。握在手里的冰淇淋因为一个人吃,幸福的味道不见了,友人当时的表情才是幸福的来源吧,让一向对冰淇淋不是很偏爱的我,也迷上了这种廉价的幸福。走过的路,也找不到了,瞬间蒸发了一样,了无痕迹。整条路一直被狡猾的记忆神偷藏起来了吧,留下一脸朦胧表情的我站在路旁不知该往那条路走。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来临前夕的征兆。在身旁的友人有点吓坏的说,好可怕哦,好像前路茫茫的样子。而我,却是一脸错愕。        “快乐就像藏在CD里的音乐,得不断的不断的重复播放,才不会中断……没有播放出来的快乐,即使在身边,也不是你的……”        这大概不是事实,只是期望里快乐的样子。如果,快乐真的像CD里的音乐一样,就好了。      本来以为快乐,真的就是这个样子。能待在身边,等待你的发现。只要记得快乐的样子,下一次就能被记忆库搜索出来。发现了,就能一百巴仙找到的。就像想听的歌,只要把它翻找出来就能播放一样。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复制这回事吧。有很多的心情,也没能循环重复。        每一个经历过的事与物,都是那么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就连看似能不变的实物,也能凭空消失不见,仿如神奇诡异的黑魔法或是被尘封的咒语,守护着所谓“珍贵”的秘密。不能重复的另一端,是重生。        今天的冰淇淋是十分特别的味道。当我全程看着老伯细心的切着它,然后小心翼翼的装进纸袋,并且把它折成方便我握着的样子。老伯专注的神情使得当我拿着冰淇淋时,也分外感觉它重量。最后,和友人迷了一小段路,却是意外的插曲。经过从未看过的、陌生的风景,好奇的神经格外的兴奋。虽然微雨,还是觉得十分的舒畅。快乐,虽然不能复制,却以无限的数量布满处处。

Posted in 心情涂鸦区 | 1 Comment

惊吓与耻辱

  《最可恨的生物》        话说,某个早晨……    有个女孩一如既往的起身,准备工作。她迷迷糊糊的拿着梳洗工具走到厕所的途中,经过电视机室,想起了要看的过期报纸。拿了,又半睡半醒的走回门前,再走回厕所。路程是这样的,平凡的不能再普通的例行公式。直到,拿起牙刷准备刷牙望向镜子的那一刻……      女孩突然发现镜子里右手边的袖子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椭圆形黑色的东西。由于高度近视加上还没清醒的意识问题,女孩并没有发现有何不妥。说时迟那时快,警觉神经清醒的霎那,站在原地不动,定神再用力一看,还是看不清楚。可,毫无疑问可以确定的是,黑色物体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身体的警报已经响起,警告主人采取一级戒备,有入侵者侵入不能随意动弹,以免敌方采取任何攻略。视觉神经大概想弥补些什么罪过,勇敢、镇定的往下一看,看到两条细细长长,不是黑色而是深巧克力色的触须……      真不知该感谢还是责备视觉神经霎那的灵敏及效率。    当下来不及做何思考,却又不停思考……只知道,好像在一秒中之内,女孩做了很多事,目的只为了赶快摆脱这不祥的入侵者。她举起了柄,迅速的扫开,就像一阵狂风扫过,它就这样被摔到地上,狼狈的跑了。      整个事件好像发生了很久才终落幕,其实只是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原来,时间是能伸缩自如的,宛如能做各式各样瑜伽的身子。时间的这种功能导致的下文是女孩带着也许一丝或者很多的恐惧,看似平静毫无情绪、自动的机器人一样,完成日常的梳洗工作。      其实,当女孩一离开案发现场时,每一个为远离而踏出的脚步,恐惧就似被时间释放一样,一步步的随着散开来,渐渐的加深。刚才能那么镇定,只是因为所有的颤栗惶恐被锁上而已。过后,刚才的情景在脑海里一步步的分格。每一个定格画面,都在无意的回想里逐渐放大,以清晰无比的高素质照片,残留在脑海,挥之不去。       愤怒是靠不断的回想累积计算的,古装戏里,什么此仇不抱非君子啦,走遍天涯,耗尽青春,只为抱一箭之仇的例子,从古代到现代,戏里到戏外。我敢说,愤怒的因子到了现世还不能绝迹的原因,其实一部分也是因为,人类本身也喜欢重复咀嚼着愤怒,因为愤怒,合理化了一切发泄的理由。         说了这么多,女孩也是凡人一个,所以,一放工,不是往回家的路上走,而是马上去超市买了一罐超级无敌厉害没得顶的杀虫剂,我的报仇大计马上就要展开,臭蟑螂,放马过来吧,不是你死就是搬走!!蟑螂实在是害虫,虽然有人说实际上,蟑螂是一种有洁癖的昆虫,乃生态链和食物链上重要一环,与粪金龟一样是环境的清道夫,垃圾的分解者;中医药上有利尿的功能;其卵在美、日、澳、泰都视为高蛋白食品;它常被作为实验物。在我看来它根本就是世上最古老又最可恶的昆虫,根据网上资料了解,蟑螂至少携带有40多种细菌、近10多种病毒、7种寄生虫卵以及12种霉菌。据调查,蟑螂身上和携带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29%-50%,这些都是会致畸、致癌的物质。它使人产生过敏反应的途径主要有四种:接触:人触摸到蟑螂虫体或蟑螂在人身上爬过后引起过敏性皮炎。吸入:人们吸入了含蟑螂尸体粉末或其排泄物的尘埃而引起的呼吸道过敏反应。蟑螂死后一段时间,尸体一般都变成粉末。食入:人们吃了被蟑螂污染的食物而产生的一种过敏性反应。注入:当蟑螂数量多,密度大时,就能出现咬人的情况,一旦被咬,那么蟑螂体内的细菌就可能传播到人身上,从而产生过敏反应。      看了以上的小常识,希望女孩下次得采取更严密的措施,所谓己在明,敌在暗。“小人不可不防,害虫更得小心防范。”~女孩自创标语。

Posted in 怨女闺语 | 4 Comments

·梦·

《梦》         昨夜,作了一个感觉自己很开心的梦。       可,当黎明破晓时分,醒来,却有一丝小小的失落。               梦,仅仅只是一个梦。        虚幻只是为了延续真实的存在。      梦,幻虚之物。      通向现实的指涉,梦的使命。               人,所谓“真实”存在的生命形体。        预知的梦、可怕的梦、缤纷的梦……      完成了背负的责任,就消失了。        人,真实的生存着,      却,同时依靠着虚幻呼吸着。      远方的目标、闪耀在夜空犹如希望之星的向往、完美的人生理想……           梦又已另一种形式,出现在现实里……      以虚幻存在,然后又变成真实,然后又以虚的本质重生,      然后再然后…一天复一天,直到眼前出现一幅黄昏之景。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文学殿堂 | 2 Comments

动人的旋律

  联想·《虫师》     现在的背景音乐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是来自苏格兰乐队indie pop的歌手Ally Kerr唱的《The sore feet song》,出自专辑《Calling out to you》。这首歌曲不管在旋律或声音上,听起来都相当的舒服。尤其是最爱歌手那把富有磁性又温柔的声音,所以上网把整片CD下载来听,果然这是又一颗遗漏的珍珠,里头其他的歌曲也都值得一听。个人还是最喜欢现在播放的这首,因为这是特地为动画片《虫师》量身订做的主题曲。       说到这部片子,实在是大为惊喜。这是一部我从头到尾都非常认真观赏的动画片,主题曲相当符合片中所要传达的深意,Ally Kerr的嗓音好像有一种魔力,不知不觉会被吸引,并且让你十分专注的聆听,配合这首歌淡淡的,舒缓的旋律,也许里头有淡淡的哀伤、寂寞,但是不但不会被他的心情渲染,相反的,心里是被注入了一种安定、温暖的感觉。就好像有个人在很靠近自己的地方唱歌给你听一样,一种很容易就感受到的诚意。而这正是这部动画片给我的感觉。     单看片名,就不会对它有什么期待,“虫”字就有点抗拒了。尤其是当我发现里面的角色造型没有先前少女动画般华丽,故事背景突然从先前其他动画里美丽的校园掉到了深山荒野,最初,还真有点不适应。这也正是这部片子的特色,返璞归真,没有夸张搞笑或超级浪漫的情节画面,有的都是极平凡,生活周遭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可能经历过的小故事,但,正如白先勇所说的,一个人一生中所要表达的母题其实就那几个,最重要的是看怎么包装、表达出来。这些小故事都蕴含了人生中的道理,得细细的从中体会。所以,这是一部让你有非常多机会去思考一些关于生命的、人生的、或是想法上的片子。因为独特的画风以及极富探索性的情节,室友说看了这部动画,感觉上里头的世界看了会让人觉得奇怪,其实正是这番与众不同才没落入俗套、呆板的说教性陷阱里。     惊讶于里头对人性思考、生命的态度。不像说教方式般强硬灌输你一些关于要对生活充满热情、时时刻刻相信美好的正面信息。相反的,通过“虫”,一种不似一般所认知的虫,而是一种接近生命的本源体,和人类的生活相叠合在一起所引发的奇异事件表达人在面对非熟悉的经历时所展现的另一面,而这另一面却不一定是社会规范下的想法所能认同的。虫师银古像个旅人一样到处旅行,研究虫、替人们解决虫与人发生矛盾的问题。虽然里头的虫因为属于另一个正常人所看不到的神秘世界,而有点像鬼或灵之类的生物体,而虫师就相对的像法师,其实就仅只是相似而已。虫不属于生也不属于死,对于人活着的世界来说它是一种物质,对于死的世界来说它是活着的。而颠覆一般的认知,对于不熟悉的力量、生命体,人总是又敬又畏的,而后者的成分居多,所以常常是这些生命体都被塑造成会干扰、危害人类生活的邪恶力量,而驱赶消灭是解决的最佳途径,所以法师、祭师应运而生,为百姓笑灾解难,与不明力量势不两立。但是,剧中的虫师却不是这样的一个绝对性角色。     当虫干扰到人类时,而人们遇到危险,反击是所有生物体的天性。两方都是为了繁衍下一代,继续生活而已,谁,都没有错,里头的虫师银古是这样看待的,而这包容性,我想就正是为何,这部片子会让人觉得极富内涵。以包容性的态度面对事物,才能激发不同方向的思考,使生命在伸展长度的同时,也扩张了宽度。很喜欢里头的每一则故事,虽然有些道理尚未能理解透彻。就好像里头《吸露群》的篇章,因为人们的无知、迷信,而导致虫被人拿来利用,作谋财的工具。被拿来欺骗百姓的虫是一种植物,人吸了它的芳香,就会被它依附在鼻腔里,人也因此得随着它的节奏生活,每天晚上都会变老,隔天太阳升起时就会恢复。村长就利用此把这类人当作活神,让村民崇拜借此敛财。虽然最后,虫师揭开了村长的面目,解救了少女,也就是村长的女儿,但是情节意料不到的是,少女的虫被清除后,反而不能适应,因为虫的寿命虽然只是一天,但每一天每一刻所重生的新,反而是人类无法追上的步伐。对少女来说,每一天的晚上当她衰弱变老进入睡眠时,她是以满足的表情入睡的,而恢复正常生活后,展现在面前的却是漫长的时间。虫会使寄主的时间与之同步,换句话说,就是少女无时无刻都在体验虫的一生,少女因为虫的生命节奏而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不再空虚。     吊诡的就在这里吧,少女最后在去吸花,但是他最好的朋友却能理解,因为当她露出最满足神情的时候,只有在她当“活神”时。而当长满花的山洞因为大潮而打开时,陆陆续续还是有人去吸花。套用银古的话就是说,恐怕有许多人不会觉得被治疗后很好。也许只要按照普通的样子过生活就好了。恢复正常的“他们”因时间的无限蔓延拉长而感到不安,而正常的“我们”正因为一生的时间之无止境扩展而能好好的生活下去。我们和“他们”不都是一样,为了什么目的、依靠什么而生活着吗?       喜欢开头这句话:“今天太阳也东升,而后西沉/早上开出的花,从花茎上落下/今天太阳也西沉,而后东升/河岸一侧,鲜花盛开/却是与昨日不同的花/但也是很美的花。/     生命的本质就是简单,却也复杂。活着,也许需要目的。也许,为了什么活着不是那么重要。只要能随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样子活着,不管是一般或非一般,已就是在享受生命了。         p/s:顺道提供《Calling out to you》的专辑下载网址与《虫师》不错的相关论评。   http://blog.sina.com.cn/u/55af8f42010009q1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5 Comments

看透

《你的灵魂之窗》   你的灵魂之窗 望着前方 十五的月亮 为何暗淡无光 大家都望着你的灵魂之窗 却忘了问 你望着的方向 是前方 还是遗忘   你的灵魂之窗 不敢窥看 那已是深邃的黑暗 窗里总点着光 已不再发亮 光的温暖 已流散   原来忘了关上的窗 是这般陌生难忘的模样 既然已决定流浪 为何遗忘开着的窗 你不会知道 没有计划的离家 会引来多少的不安   你直直的望着前方 灵魂却早已不知去向 如果 前方是你的靠岸 就勇敢的依着光的方向 想去的地方 一定会到达 旅途上 就别贪图花香   一朵开在彼岸的花 曼珠沙华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文学殿堂 | 5 Comments

天使还是魔鬼?

成绩放榜       没有像大多数的人那么期待成绩。     对于成绩,是害怕多过紧张。所以,漠视大于直视。     不知道付出和收获是反比还是正比。所以,寄望于运气。               这一次的成绩,尚算可以。有惊也有喜。     可是当看见成绩后,背后却似乎传来一把冷冷的声音笑说:“这一次,又让你过关了…”     始终不明白,这声音是来自鞭策我向上的天使抑或是阴寒冷讽的魔鬼。     也许,我该明白,这世界只存在着天使和魔鬼的后代。        

Posted in 心情涂鸦区 | 6 Comments

卡通观感——《金色琴弦》与《少年阴阳师》

  异与从前的启发          最近看了两部动画,本以为水准一般,没想到看完竟不禁大呼有意思。        《金色琴弦》,名符其实的少女动画,人物完全趋于完美类型,就是那种眼睛大大,标准身材,男的帅,女的美,世上大概不会有这种十全十美的人吧。画面的流畅度也超乎我的想象,每一个定格是那么的优美细致,剧情也同时具有一定深度。刚开始挺抗拒这类型的,觉得都是在谈爱情,情节大都是拖拖拉拉,因为这次的主题是音乐,而且网上的评语都那么好,没想到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一部关于一个少女因为看见了学校的守护精灵,而被迫参加音乐演奏比赛的故事,因为这份机遇,而邂逅了一群热爱音乐的天才、高手,最重要的就是——小提琴。一把谁都能弹奏出美妙音乐的魔法小提琴,少女因而轰动了整个校园。但是,她的音乐却在潜移默化下影响了身边周围的参赛者们。这不是因为魔法,也不是因为精灵的法力,而是一颗坚毅、努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          总以为故事会按照既定模式发展下去,虽然还是大圆满的结局,但是在戏剧张力上却是从一开始的仰赖神奇力量转移到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就是人最初就拥有的原始能力——对所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纯洁无比的热爱。整个情节的发展和结构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虽然知道主题还是要透过音乐传达一些正面信息,但,在人物形象、内心刻画方面非常的出色,很容易就会做到感人肺腑。         或许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毫无怀疑的相信这种心情,这种经历大概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吧。觉得有点可笑,竟然在比戏剧更虚拟的世界里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增长。斯坦尼戏剧的魅力是提供了大家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没有创新多变的模式。有时候真的觉得,简单明了,也是一种最能在毫无压力的情况接受信息传入的方式。         最喜欢的是琴弦断掉的高潮片段,震惊的不只是少女而已,琴弦承受不起的也不只是一个人的情感。那是每个人心里共同面对的难题,会遭遇到的瓶颈。当魔法消失后,少女想放弃时,才发现她的生活无法再回到没有音乐的过去,无法离开小提琴。因为这小提琴,让她邂逅了许多美丽的人与事,情感已经一点一点的累积到超出想象的阶段。所以,她愿意从头开始,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学起。这份重头来过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此外,有点感动的是里头对于小提琴的诠释。弦在意大利语叫做corda,意思是羁绊的意思。所以,就算魔法消失了,她与小提琴也不会再分开,因为他们的相遇已产生了无可切断的羁绊。羁绊在这里,成了最浪漫的负担,不再是繁杂不堪的拖累。         因为喜欢,愿意付出生命的全部贡献给音乐让日后的人生都充满着音乐,这是多么充满魅力的心灵力量。生活是需要靠自己创造,一步一步的进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当喜欢的事物已经从最初的享受,因种种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欲望而变质为压力的聚集地时,这样的喜欢早已偏移了方向。这样的经历能说从没经历过吗,答案是不可能。生活,活生生就是一项跨栏运动。而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越是喜欢的、引以为傲的东西,要求越是相对的提高。人对美好的追求本能招来了无数的挑战,虽然正因如此,快乐的滋味才会在苦尽甘来后愈发清爽甘甜。但,这也只是一样生存工具而已,无法善用而困在瓶颈,迷失方向的不再少数。更可怕的是,当最初的喜欢变质了后,竟然没有一丝的察觉而放弃、残喘的继续活在形式底下。扪心自问,这也不是某一部分自己的心情。因为这部戏衍生下的想法,回头审视自己的情况时,竟有一些些的心虚、一丝丝的胆战心惊。我又有什么资格批评呢?对于我喜爱的东西,因为逃避、懒惰这些堂皇的借口,而早已无法坚持下去。         忽然觉得,音乐家、画家们好厉害,他们摒弃了语言,用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而这却更容易唤醒麻木疲累的心。虽然目前的自己,以一种语言为日后仰赖的专业,但,进入了所谓文学世界后,才发现语言虽然也是另一种无限的空间,同时却也是有限的。一份想传达的心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终究会传达出来的吧。就算没有语言、文字。想起了日本连续剧里厨师的一双手,陌生人的点头微笑,看到艺术家用金针菜做成的艺术画,听到的音乐,在美食档前某个人用手语点菜的画面。无论有声或是无声,想传达的信息,只要是出自真心,聆听的对象大概都会听见的吧。当动画里头某个角色对少女说,“前辈,这不是你的乐谱,你的乐谱在这里,”他的手指向的是少女的心,这是当不断追求乐谱上技巧的精准的他,在听了少女的演奏后,才发现一直所追求的,最理想的音乐是什么。心里就充满着满满的温暖。         因为少女和戏中很多美少男有一种暧昧的情感,还在担心会不会又发展那种剪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后来发现没有,反而处理得完美。表现的是不同性格的人,因为少女的热情、努力而被影响而所产生的情绪,行为。对待少女态度的转变,不能说上是爱,确切的是一种同爱音乐的喜欢。我是这样诠释的,当接受一个人或是一样事物的进入,从开始的摸索、接触,因为发觉到其所能富余的愉快美好,而延伸到更深一层的了解,习惯它的存在、陪伴,然后融入到自身的世界。这就是一种最初的遇见然后喜欢到深爱的过程吧。正如李斯特(Franz Listz)在听了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Paganini)的演奏后大为感动,把其中一首协奏曲改为钢琴的独奏曲《钟》,他是下了决心要成为钢琴界的帕格尼尼。接着,男主角就对少女说“正如李斯特的钢琴声中有帕格尼尼的存在一样,我的钢琴声中,或许也有名为“你”的小提琴手存在着。”这番话,这段音乐家的历史,是多么的令人陶醉,最深的爱不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一个只有爱的世界啊。         看了这套戏,迷上了古典乐曲,而且发现除了钢琴,其他的乐器演奏还蛮好听的。不仅如此,在听的时候,不会像从前那么排斥(因为听不懂),而是耐下心来聆听。这部戏给我的感动程度不仅在于对角色的投射所变现出来的认同,而是它让我回想了过去画画上、文字上所给与的美好经历,从而对之重新思考。戏里传达出的另一信息也徘徊在脑子里,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不能说是因为音乐是一种艺术而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在任何事物上,道理都是通用的。就如戏中每个在音乐上都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外表完美,但是在个性和经历上都有所缺陷,这都影响了他们的风格。有的是华丽完美,有的是冰冷瑰异抑或是温暖人心,然而共通点同是无法判断出好坏的价值。这又让我再次相信属于自己的,就是独一无二的,坚持自己的风格才是坚定信仰、理想的根本,这是一个值得一再追求的道理。只有当自己认同自己,承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接受自己所有好与不好的性格、天赋、能力,才会发现身边的每一处风景都在为自己闪闪发亮着吧。         突然,好想吹着风,享受大自然的风景,可以是黄橙橙的黄昏,或是凉风飘散的午后(有人说最适合郊游)、阴天、雨天、黑夜。下一次,我看到的风景会否也能看见我美好的一面,彼此的频率能否产生出悦耳动听的旋律,有一天是不是也能为这让我感觉舒适畅快的自然回报些什么呢?其实,最渴望的是多么地想让真正关心我的人看到,有一天我也能闪亮的飞翔,纵使这一天需要经历多少年轮才会得到。           

Posted in 文学殿堂 |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