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侦探伽利略之嫌疑犯x的献身》观后感

 

 

    

 

 

     刚看完了一直期待这部电影版的侦探伽利略《嫌疑犯x的献身》,哭得稀里哗啦的,接下来似乎可预测本人会因感动度而强力推荐这套电影,基本上确实想推荐大家观赏这套片子,这部电影确实有其好看的元素在里头,确实有达到剧本结构/整体变现/演员等的基本要求,演员的演技真是撑起影片的支柱之一。不过若要我略略比较电影和电视版本,我认为电影版并不比连续剧好看,尽管有些影评家认为电影版比较电视版来得更有深度、细腻。

 

         所谓的好看若不是以专业的电影美学等理论知识来界定的话,其实评价准则是非常含糊的,因为那纯依据就个人偏好的。本人对电影没什么研究,也没看过原著或深研电视剧的优点,所以在这里只是就观众的角度,谈谈这部片的观后感。就故事结构而言,以往连续剧的模式是主线在于破案过程,侧重点则在于人物的性格刻画、人性有趣的对立面。而搬上大荧幕后,模式反而是颠倒的,着重在于探讨人性中理性与感性的对立或相辅相成以及关于爱与奉献的主题,破案过程为辅。有鉴于此,破案过程在此片的地位反而极为次要,此外影片一开始把至关紧要的破案关键也泄漏出来,对于喜爱看推理精彩过程的观众来说,会有点失望,确切来说过为精简/草率。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比一般推理悬疑片来得更有深度,若以此观点为此片辩护,正说明了影片确有顾此失彼之嫌,意即推理过程与主题不能两者兼顾。也许本人是鸡蛋里挑骨头,但这部片的性质本身既是推理片,推理过程的慎密完备是非常重要,当然也不是说简单的案情设计就不好,而是此次犯罪者是天才,电影宣传也强调这是一场天才与天才的对峙、交锋。所以在这方面当然不能不气势磅礴、设计华丽一些,具有能让人凝神屏息,专注追看推敲下去的紧张感。

 

         就主题——绝对的爱;绝对的奉献来谈,这方面电影确实发挥得不错,比如最后一幕,石神崩溃后的放声大哭画面,颇让人动容,但剧情有些地方还是有些薄弱,有点含混带过,比如在渲染石神几近极端近乎畸形的爱的部分,电影/故事只说明这个女人之所以让石神极度暗恋他,在于当他绝望想放弃一切准备自杀的拿时候,是那对母女俩的友善、关心拯救了他,他们对他来说,是他重生的希望,因此他的这份爱,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感激。然而,问题是为什么他会感到心灰意冷,是什么让他对这世界绝望呢?显然的电影似乎有为此铺垫写理由,我却觉得有点牵强。电影把让这个天才的潦倒困顿、对这世界不抱希望想死的原因推给外在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际遇,好像是怀才不遇。为什么我会作如此猜想呢?原因在于电影重复强调石神只是个不受尊重的、渺小的中学教师、生活困苦,而他本有机会能像汤川学一样,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发挥所长,然而因际遇问题,影片只交待是因为父母病重的关系,而错过了当研究生的机会。此外亦通过就两位天才的身份悬殊作对比,如:汤川学的学生是用心听课的,而石神则是学生根本没兴趣听他讲课,没把他放在眼里,尽管两者都是天资聪颖的天才。然而,电影又要强调他这个天才没因环境的限制而放弃能力的提升,他的能力还比大学教授优秀许多倍。问题来了,有这么优秀头脑的石神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变得这番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的呢?若是生活处境的原因,是说不过去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时代,这是一个有诸多平台能展现自己的时代,过去就不要说了,过去确实即使是天才也不一定被发掘,而在21世纪的今天,当然要说是怀才不遇的时代也行,但理由不同,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教育的关系,人才太多,纵使自认有才华,但天外有天,确实会有僧多粥少而导致怀才不遇的可能。但天才就完全可避免这个情况,所以这外在的环境原因是有点穿凿附会的。既然不是外在,电影就补充是际遇,但这也说不同,因父母的关系放弃深造机会,当现在的他还是有机会弥补的。这两者都不能,那可能是石神本身的性格所致,但石神的性格电影并没刻意铺排他有钻牛角尖、悲观的特征,相反他其实和汤川学一样是科学理性的头脑,专注于追求学问的巅峰而已。所以写到这,会有人不耐烦我这样追根究底是无谓的,但我认为没有基础支撑爱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没有理由解释这份爱的重量为何会大到只是一厢情愿的暗恋而已就能为她杀人、奉献,这份爱不就会变成很荒谬/不够说服力吗?

 

         对于电影里汤川学这个主角的塑造,我也有点意见。虽然电影宣称是故意打造不同于连续剧的汤川学,一个十分感性的汤川学。我认为这样的尝试很好玩,但影片就因为太过于着重突显感性的一面,进而忽略了理性和感性对峙、挣扎、对话的过程才是精彩所在,就是说人物理性与感性的反差没有妥善处理。观众确实看到一个开始思考感性的汤川学,但极端的理性才是他本来的标签,但这理性似乎被感性所支配、主导,没看过电视版的观众就会认为汤川学这个人其实挺感性的,没有超极端的理性。举个例子,比如汤川学一开始就发现石神恋爱了,也很难过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不明白为什么他要为那个女的牺牲这么多,因为朋友的关系而不想去调查案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深受感性影响的汤川学,电影时限的关系,少了铺陈他一贯秉持的理性如何被受挑战、冲击的过程,而不是每个观众都有看过电视版塑造出来的他,因此他身上少了一种直接的震撼,打动观众的难度也随之提高。电视版的汤川学应该会是即使是因为朋友还是会想本着崇高的科学理念去发掘真相,即使真相很残酷。我认为若把推理过程弄得复杂一点,不要一开始就让汤川学猜到是石神干的,而是让他单纯地被这个案件的离奇吸引,运用理性的思维推理到中段才一步步发现可能是石神干的,然后才乘胜追击把感性和理性交战的气氛渲染出来,也许比较妥当。此外,他和石神的友情也真耐人寻味,既然是朋友,而且还是大学同窗,还是难得的天才,为何和他失去联络17年后,再见到他突然又非常珍惜起他,而且友情好到让汤川学不想揭发他、十分难过伤感,若从单纯的惜才角度来看,确实能够成立其合理性,然而话说回来,汤川学又不是一个超重视友情的性情中人,17年后相遇才延续的友情这么的深厚是否进展得太快,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综观来说,这能算是一个非常不错、有深度、值得一看的作品,有很多创意的巧思在里头,主题也颇具意义,虽然案情设置太简单得让我怀疑稍有一点逻辑/聪明的人就能做到,不符合天才的程度,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过度藐视、贬低侦查部队,凸显他们的蠢、无能反而更加无法彰显天才犯罪者的才智过人。照常人的逻辑推断,即使警察迂腐,法医、法政科等也不是等闲之辈吧。真正的天才应该具备连已经很专业、顶尖的侦查队伍都能胜过的才智才叫天才吧。遇强还能胜强,才是高手中的高手吧。电影有一、两幕处理流浪汉等小市民每天重复一样生活的画面,处理得非常到味,我很喜欢。就是拍石神每天走同一条路上班的沿途风景的那节,非常棒。此外,不得不说演员的阵容强大,表现突出,尤其是堤真一的演技非常专业耀眼,几乎有点盖过福山雅治的光芒了,当然这和福山饰演的角色在电影的发挥空间没有堤真一宽广有关。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堤真一的声音很有表情(尽管我听不懂日语),对演活这嫌疑犯x的角色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极大的助力。肢体表情做到100分,连细节如声音的表达方式都兼顾到的,才是一个真正杰出、有水准的演员,我觉得堤真一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说说而已. Bookmark the permalink.

5 Responses to 电影《侦探伽利略之嫌疑犯x的献身》观后感

  1. s says:

    你的焦點始終在福山雅治的身上,哈哈!

  2. 云淡风 says:

    哪里,在这部电影里面,我很喜欢堤真一多过福山雅治!(当然福山多才多艺、十分星味,不用演,光是站在那里,已经够了,呵呵!)这篇,我刚Post上修改后的版本,建议你看修改版比较好,因为我已经尽力把语句修改得较为通顺,容易理解。基本上我觉得你看的这篇未修改版会很痛苦,若你真的看完,想说一句,:“辛苦了!”=D

  3. s says:

    哈哈!早就習慣了你的“貴賓式“語言了啦!修辭的課本,我會再提醒賈美的,不好意思哦!(突然想到)

  4. stephy says:

    我也超想这部电影的!!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福山雅治!=)

  5. hong says:

    我要看!!

Leave a comment